2022年会影响生活的新规定如下:
1、新修订的《烈士安葬办法》施行。新修订的《烈士安葬办法》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主要修订内容:一是调整主管部门,将烈士安葬活动的主管部门由民政部门调整为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二是完善烈士送迎仪式;三是健全烈士安葬仪式。四是增加搜寻发掘烈士遗骸安葬内容;五是拓展失踪烈士或者境外安葬烈士祭扫纪念途径;六是与战时牺牲人员收验安葬等规定做好衔接。
2、新版《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施行。住建部修改《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排水户不得有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有害气体和烹饪油烟、擅自向城镇排水设施加压排放污水等危及城镇排水设施安全的活动。
3、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增至22项。《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自2月1日起实施,增加了三氯乙烯、四氯Z烯和细颗粒物等3项化学性指标及要求,室内空气质量指标由原来的的19项变为22项。调整了5项化学性指标(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甲醛、苯、可吸入颗粒物)、1项生物性指标(细菌总数)和1项放射性指标(氡)要求。
4、试点恢复旅行社出境团队旅游业务。文旅部消息,2023年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
国家惠民政策有很多,例如《民政部关于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的指导意见》、《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的实施方案》等等。
1.改善居家养老条件,为辖区内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提供家庭适老化改造。
2.为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人员及有相关服务需求人员提供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并给予适度补贴。
3.两节期间,为城乡低保分类施保家庭,特困供养人员按每户(人)500元标准发放节日补贴。
4.为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服务比例由80%提高到85%。
5.将居家照护服务纳入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范围,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照护负担。
6.为符合条件有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7.为患慢粒细胞白血病等13种特殊疾病的低保户患者承担医疗救助中的自理、自费费用。
8.对全区城乡低保对象、城乡特困供养对象、高龄老人等群体开展走访慰问,每户发放价值500元的米、面、油等实物。
9.为全区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学生按照小学生200元/人、初中生300元/人、高中生400元/人的标准发放购书卡或学习用品。
什么是惠民政策?
正确称呼应为惠农政策,指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
惠农政策的主要意义是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四条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第二百四十九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法律分析: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内容主要涉及司法确认程序、小额诉讼的程序、简易程序、独任制、在线诉讼等方面:
1、优化司法确认程序。优化了司法确认案件管辖规则,根据调解主体和调解类型的不同,明确人民法院委派调解、调解组织自行调解等情况下,司法确认案件的不同管辖规则;
2、完善小额诉讼的程序;
3、完善简易程序。增加了简易程序延长审限的规定,明确简易程序案件“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4、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
5、完善在线诉讼规则。
1、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自2022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明确经当事人同意,民事诉讼活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与线下诉讼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明确算法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过度推荐、操纵榜单等干预信息呈现;不得利用算法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
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明确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错误采取执行措施或者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受害人可以依照国家赔偿法规定申请赔偿。
发表评论